“民族汽车品牌向上”计划助力中国品牌向上

行业新闻 2021-07-27
分享到:

品牌向上是中国车企“十四五”期间发展的重点,也是我国建设汽车强国的重要支撑。推进品牌向上也是中国车企近两年一直在积极做的事,有成功突围者,也有品牌折戟。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推进品牌向上发展?7月22日,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汽中心”)在长春组织包括《中国汽车报》在内的少部分主流媒体与一汽、东风、奇瑞、长安、北汽等车企面对面交流,大家共同探讨未来,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之路。

“民族汽车品牌向上”计划助力中国品牌向上

中汽中心在去年推出民族汽车品牌向上计划,走访了大量自主品牌整车和零部件企业,广泛征求了企业在品牌向上方面的诉求,对各企业产品、服务、营销和文化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研究。“民族汽车品牌向上”旨在为中国汽车行业和企业解决影响品牌提升的“卡脖子”难题,研究聚焦品牌向上的底层逻辑和方法论,与企业共同构建品牌提升的长效机制;切实解决企业难题,真正成为企业的智囊和智库,实现品牌高质量和长久提升。与以往的研究不同,中汽中心作为权威、公正、独立的第三方,希望能够将中心的优质产业链资源更好地服务于行业企业,能够从战略到具体实施层面给与企业全方位的实际支持,助力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、助力民族汽车品牌向上。

中汽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消费者研究部部长杨靖认为,目前的大势对民族品牌,包括民族汽车品牌是非常有利的。过去十年,中国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关注度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,已经从2010年的35%上升到2020年的75%。车企也在顺应消费者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需求,对自身品牌做出新探索。但对于中国品牌而言,品牌向上的路并不好走,要经受各种考验。中汽中心的民族品牌向上计划就是希望能通过系统、科学的研究帮助中国品牌一起走好品牌向上的发展之路。值得关注的是,研究发现,目前合资品牌的品牌力仍然高于中国品牌,不过合资和中国品牌各有特点,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中国品牌的竞争力要比在燃油车领域好很多。事实上,产品、服务、用户共创、营销和文化这些因素影响着品牌力的提升,中国品牌在品牌提升的路上大有可为的同时,需要正视当下,直击痛点、迸发向上。

中汽中心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吴志新强调,品牌向上不仅要在产品品质、技术上有所突破,还需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,让消费者愿意和品牌一起“成长”。这个过程,不仅需要车企做好相关的准备,还需要包括第三方机构、媒体在内的各方共同努力。

品牌向上不仅是做高端品牌

近两年,红旗品牌得销量有了很大提升,成为中国品牌向上得领头羊。按照规划,“十四五”末,红旗品牌销量要超过100万辆,其中,智能新能源汽车占比要达到40%。怎样完成这一任务是一个大考验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常务副总经理肖肖表示,现在的汽车销售,需要和品牌紧密结合起来,品牌力、产品力和营销力恰是决定销量的三要素。颜值、品牌恰是红旗品牌销量的两大因素。在肖肖看来,品牌向上首先需要有匹配的销量保障,这是基础;同时,要有一定的溢价能力,在品牌熟悉度、美誉度、尊贵度三个指标上都达到一定水准。他认为,在接下来的中国品牌向上的发展过程中,需要关注品牌打造和用户群的关系,品牌的行业竞争力,数字化营销,品牌向上和销量的匹配四个方面的重点内容。

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EO兼CTO卢放介绍,岚图是东风集全集团之力打造的一个高端品牌,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这个品牌的核心之一。在卢放看来,品牌向上,不可能仅靠整车厂的一己之力达到。以岚图为例,需要包括200多个一级供应商在内的几百家单位一起努力,大家统一认知、统一思想、统一行动,整个价值链都打造高品质、高技术。在卢放看来,目前中国乘用车市场,中国品牌的销量占比达到40%,这是一个不错的成绩,但不应该骄傲,而是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品牌向上的推进,让中国品牌真正能和外资(合资)品牌平起平坐。

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星途公关总监王玮看来,品牌向上并不只是高端品牌,更需要获得更多的消费者认同、认可,而不是妥协。“做品牌最核心的是产品、技术,只有在产品和技术上提升,获得消费者的认可,才能完成品牌向上。”

-- END --
(点击上图了解德尔科火花塞详细信息)
文章转自“中国汽车报网 ”。
版权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合作站点或其他站点,但都会注明作/译者和原出处,转载只为分享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(点击上图阅览《汽后视界》杂志第84期)
0
推荐文章
一周点击排行
推荐阅读